主页 > 疾病中心 > 失眠症 >

失眠健忘怎么治疗?如何解决失眠健忘难题

  【导读】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生产已经和过去的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差异性。失眠问题可能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已经存在,但是在当下社会,却呈现出爆发态势。据世界卫生组织协会统计,全球将近百分之三十的人都有失眠病症,其中严重失眠的人占据了百分之17,由失眠引起的自杀事件,全球每天将近有4000多起!很多失眠人士也反应自己的记忆力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失眠者健忘是怎么回事?
 

  【失眠】专家解读失眠健忘是怎么回事?
 

  睡眠或觉醒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它不是人为能完全自主控制的活动,而是一个被动过程。它不像人体某些活动可按人的意志,说来就来,要止则止。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从而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等症状,它的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精神分裂。
 

  良好的睡眠会使人体产生胞壁酸因子,胞壁酸可促人体白细胞的增多,从而促使巨噬细胞活跃,人体免疫功能便会得到显著增强,从而可以有效预防细菌和病毒的入侵。长期失眠则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不断下降,抗疾病能力降低,因此会导致各种种疾病发生,如神经衰弱、感冒、胃肠疾病、心梗、脑梗、中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甚至造成猝死,给病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

 

  专家提醒:健忘是指人的记忆力减退,是人体智能活动障碍的一种表现,而失眠患者常伴有健忘症。这是因为失眠症是睡眠障碍,在短暂性失眠或 失眠早期,人可无健忘症状;若长期失眠,或失眠症状严重,引起脑神经病变,使脑功能活动受到影响,因此,失眠患者常伴有健忘症。》》》失眠健忘很严重!!在线咨询专家怎么办?

 

  》》》失眠健忘怎么办?“SK”中西医结合《《《

 

  济南神康医院“中西医结合”将传统中医精华与现代医学有机的结合,从源头上治疗精神病,中医绿色疗法,该疗法已治疗了众多患者,是传统中医与现代先进医学巧妙配合的结晶。
 

  1、脑功能检测仪 10分钟锁定病因
 

  该仪器通过采集10 分钟脑电信号,并从电脑波中提取出超慢波,再对超慢波进行谱系分析、功率分析、兴奋抑制分析、血管舒缩指数等递质活参数。适应于各种脑神经、精神心理疾病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跟踪,亚健康状态人群的检查及环境对大脑功能影响的评估,及大脑生理规律或机理的探索等。
 

  2、中西医结合治疗
 

  运用我国精神疾病专用药“解郁安神系列中药”结合西药治疗,从源头上作用于脑细胞,激活中枢神经系统,使精、气、神三者关系正常,达到治疗的目的。
 

 


 

  3、心理减压治疗
 

  创造良好的疏导环境,激发患者新的求治意向和自信心,利用厌恶条件反射作手段,破坏病态心理动力定型,直到患者能完全自我控制病态意向与观念。巩固正常健康的心理动力定型,注意防止外界不良刺激,取得社会的支持与配合。
 

  4、rTMS经颅磁物理治疗
 

  rTMS径路次物理治疗仪是采用21世纪针对颅脑疾病的“低频重复性交变电磁”物理技术,从源头上对脑生理功能进行改善的治疗。交变电磁可直接透过颅骨到达脑内深层组织,增加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营养,加速细胞代谢,修复损伤的脑细胞,改善神经功能。适合初发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多次治疗未见好转的病患。
 

失眠抑郁症治疗方法?如何缓解世界上10%人的睡眠问题
 

  5、针灸
 

  针灸打通心经,选督脉等镇静安神;选胃经主食欲、强身体,调节情志;选肝经通疏泄,抒发情绪;选胆经醒脑,治头晕目眩;选肾经祛失眠多梦。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穴位,疏通经络,打通经脉,让气血畅通,控制病情。
 


 

  温馨提示: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谁都不希望自己被健忘困扰。我们还要为自己的未来打拼,健忘不应该发生在我们身上,一定要避免失眠的这些危害。如果您还想了解其他的失眠的一些情况的话,点击专家在线或者拨打我们的健康热线:0531-88190909专家详细解答。

上一篇:人为什么会失眠?找出病因治失眠

下一篇:顽固性失眠怎么办?顽固性失眠中医治疗

98%的患者浏览此页面会有以下相关问题

医院简介

济南神康医院 省重点精神疾病诊疗中心

济南神康医院是山东省精神心理疾病专科医院。省医保、市医保、新农合定点医院,承担着山东省疑难及急重精神疾病的医疗、科研、康复和健康促进工作,多年来一直探索于精神疾病的病因、临床治疗领域,医院中西医结合诊治精神疾病,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和家庭。...[详情]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唐冶中路济南地球村财富广场

24小时免费热线:0531-88190909

版权所有-济南神康医院

注: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本站信息,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鲁ICP备09021140号-17
鲁公网安备37010202002649

免责申明:文章内容所用部分文字、数据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